出洞了

终于等到了可以发一年前vs一年后的日子

来张对比,哈哈

去年这个时候,是最快要向“年龄”投降的日子,是被健身节食两个月还毫无进展打击,觉得自己只能接受“35岁新陈代谢下降,只能接受从此都是和妈妈一样胖胖的少妇身材”;也正是这一年,完成了体能和肌肉力量的本质改变,进入运动的良性循环,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已经是另一个人,进入运动活力范儿

再来个对比,哈哈

代价也是辛苦的,六点多天不亮硬把自己从被窝里拽起来,撸铁老茧到不敢跟人握手,买西兰花买出美团白金卡,啃鸡胸肉啃到想吐,别人吃牛蛙我吃拍黄瓜,每天去面包店逡巡闻闻香味慰藉自己,不过逐渐的,发现西兰花很好吃,不运动就难受,身体动作的机械方式全部变了,很棒很棒,从未有过的棒

没有什么不可能,也没有什么限制,年龄不是限制,基因不是限制,更不要说其他

世界很美好,我们都会活到120岁,一直工作(建设性的做事情)到90岁,未来还有五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从前人们只有二十年的职业生涯,钱只能赚一次,周期只能走一个,全都是一锤子买卖的互相撕逼;六七十年的做事生涯,从容多了,要做且只能做些更长期的事情了,好开心在自己的壮年时期即将来临的时候遇到这样的结构性改变

在这个转变的时点,开始有一些觉得可以在这条长长的路上一起同行很久的朋友,觉得很幸福,比如现在能看见这个blog的二位

过完今晚的酒局,就出洞咯~

对“从blog到vlog”的修正

在“从blog到vlog”中,我设想了下一代企业会从哪里冒出来,当时说vlog。现在看来,我需要修正观点,我认为大概率这些人群会围绕VC

时代变了,各行各业全面进入专业化时代,以前“看见”就能做成事情,现在要“看透”,而不论blog还是vlog,都是媒体属性,媒体处于有价值的信息的下游,获得最外围的浅层的信息,其获得的信息的质量,不足以支撑“看透”。在深度和广度的等面积矩阵中,VC的深度和广度的配比,更合适,其用真钱学费交出来的经验,更真。其余因素如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社会更头部集中、人员素质等,不赘述

15年后,谁能够获得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呢?经过互联网15年的普及,媒体从信息优势变成了信息劣势,而信息优势存在于哪里,以及在什么突破点上

依然,关注VC、B站,这两个社群。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源,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