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从blog到vlog”的修正

在“从blog到vlog”中,我设想了下一代企业会从哪里冒出来,当时说vlog。现在看来,我需要修正观点,我认为大概率这些人群会围绕VC

时代变了,各行各业全面进入专业化时代,以前“看见”就能做成事情,现在要“看透”,而不论blog还是vlog,都是媒体属性,媒体处于有价值的信息的下游,获得最外围的浅层的信息,其获得的信息的质量,不足以支撑“看透”。在深度和广度的等面积矩阵中,VC的深度和广度的配比,更合适,其用真钱学费交出来的经验,更真。其余因素如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社会更头部集中、人员素质等,不赘述

15年后,谁能够获得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呢?经过互联网15年的普及,媒体从信息优势变成了信息劣势,而信息优势存在于哪里,以及在什么突破点上

依然,关注VC、B站,这两个社群。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源,非常关键

One Reply to “对“从blog到vlog”的修正”

  1. 对你的修正的再补充:
    2005年,《IT经理世界》与德勤合作采访后者通过审计数据筛选出的年度高成长 50 强企业。背景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到2003、2004年复苏出现了 VC 投资的科技公司开始在这一时期退出,04、05年出现了盛大、百度上市,一批VC获利退出开始投资一下波科技企业,德勤是这一批企业的审计所。2007年我当时的编辑因为跟进03年后复苏的 VC 积累了一批成长型优质企业资源,如分众传媒等,在编辑部内提议开辟「新疆界」栏目,跟踪VC投资的快公司,发掘了很多后来成功的企业。当时已经开始出现 Techcrunch 报道什么,Copy to China 就快速跟进的现象(校内、饭否等),IT经理世界作为老牌媒体用这个新疆界这个栏目回应了这一时代变化,再后来08、09年是 36 kr 以翻译 Techcruanch 起家(还是版权蛮荒时代)基于 VC和天使投资数据库做媒体。
    内核上讲,媒体和 VC 都是中介,前度者挖掘信息的速度更快,后者深度更深并用钱去验证,前者参与的价值环节短,后者长,前者风险小规模不大情况下利润不错,后者风险很大情况下利润好的年景不错,但规模很大的属于极少数。一线创始人才是一手信息源,一定比VC和媒体要早,是连续性的在做事,是边缘的、不完善的和密谋的,且太分散了,还是需要中介筛选(价值观、钱等组成一个规则,是一个筛选的成本效率问题)。
    世界是一个权力结构,社区是私底下拉帮结派争取扩大群体权力,私底下谋划还不够,还要让圈子外都知道,获得更广泛认定才算数,就需要各个圈层普遍的相信的媒体来认定;媒体的技巧是制造一个显性的排行榜,可以快速的让各种想争权夺利的利益方来争夺那个看得见的位置,在过程中也有夹带私货的媒体把背后的利益社群巧妙融合到排行榜、封面故事里,让自己代表的群体与大人物相关联,地位攀升。
    当技术改变以后,搏声量大、玩排行榜的工具,变成 一套算法,媒体的价值链就被Google、头条通吃了。区块链通吃 VC 和投行。底层其实是公信力的转移。
    中介的改进是无止境的,因为中介可以垄断权力,游戏并没有结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