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婚教练的push之下,这半年多我非常激进的、有策略、有步调的date了很多很多人,简直把这辈子能用来date的energy都用光了。虽然说,最后,结婚这事儿对我还是吸引力不大,不过我意外的收获的别的东西
我意外的发现,我认识了一群有追求、有意思、有能力、有未来的人
过去五年,适婚年龄的人群的事业和收入现状/前景的绝对值下降、与前一代人相比严重下降,而抚养孩子成本急剧上升,从而导致在此阶段结婚生小孩的一批人,进入了负担非常重的状态,被家庭支出捆绑严重。而这一段时间恰恰是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急剧展开、新经济和新文化迅速上位、大量信息冲击的阶段,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单身的人,在35岁左右的年龄里还没有结婚,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经济负担相对较小,牵绊较小,花了更多的时间追求事业,因为没有大量时间被捆绑在家庭里所以与极速展开的社会有丰富的触角,也建立了获得丰富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论,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浸淫在新经济里,出现迭代
当我对着一个已婚的同龄人聊天,和与一个单身的约会对象聊天的时候,真的感觉这是两个世界的人。已婚同龄人压力很大,很纠结,思维和认知局限在旧的认知里,考虑任何事情都还是从赚钱出发,理想和想象力被压在经济压力里喘息或者消亡,也没有什么爱好
单身同龄人则各自专注在各自有热情的东西上,有人在设计下一代的汽车体验,有人在研究gen z,有人在为一带一路的国家级谈判而激动且不在意收入的愿意奉献自己的下一个十年,有人醉心研究科技投资,有人对新一代的消费和社会形态有深刻的洞察,有人很投入的健身活力四射又不为什么目的的出产很多内容,更有很多很多的在醉心自己的创业,对自己创造的事情很有热情,停不下来。他们对自己从事的事情都充满了热情,形容自己做的事情的时候,都是眼神放光的,这种热情,感染到我,让我觉得快乐和激动,忍不住的和他们一样眼神放光,而已婚的形容自己的事业,往往是不得不做的架势。他们往往都在工作之外发展出来自己的爱好,有人很懂精酿啤酒,有人对声音研究得很深,有人全世界参加小众航展拍摄飞机,有人知道这城市里每一个小众有品的餐厅,有人把每一块肌肉都练得精致,有人像机器猫一样变出来各种食物,他们都是有趣的人,不只是会工作而已,说到自己的兴趣,他们也是眼神放光,感染到我。这个状态,在一些已婚的70后身上有,他们生的时间好,所以没有负担的完成家庭的任务,但同龄人里,只有单身的人,才有这样的奢侈了
今天祖国母亲的70岁生日,大年,不知怎的就开始回顾起这么多东西,好像是一个周期的结束和一个新周期的开始似的。这一回顾,就觉得,自己好幸运,认识了这么一波眼里有星光、脚下有步伐的同龄人们,我们真心的对彼此的世界感兴趣,为彼此前面展开的未来而欣喜,有了这个纽带,有没有结婚啊小情小爱啊,又怎样呢
35, 知天命